当前位置:首页资讯 → 正文

曹培杰复课后混合式教育如何做

2020-05-21 12:57:32  阅读:9874 来源:腾讯教育编辑:责任编辑NO。谢兰花0258

作者:曹培杰(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)

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,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复课,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,也面临严峻挑战: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?如何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?如何建立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教学机制?在这个背景下,混合式教学成为许多学校的现实选择,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。这种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混合式教学不同以往,在教学安排上有新的特点,需要重新谋划部署。

课前:体系化资源开发

复课后,学校普遍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——“用半个学期的时间完成几乎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”,采用常规教学是难以应对的。这就要求我们要打通线上线下的教学场景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把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,由学生通过线上自主学习来完成,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或需进一步挖掘的内容,再由教师进行有明确的目的性的线下教学指导,从而提高教学效益。所以,学校要合理调整教学计划,适当减少集中教学时间,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资源,引导学生开展全流程的线上自主学习。

建设体系化的数字教育资源,是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的前提。数字资源开发至少包括微课、专题资源包和导学案。

一是微课,聚焦某一知识点进行精细化设计,帮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。微课的特点是“小而精”,不是“大包大揽”地提供一节课的内容讲解,而是“有的放矢”给出一些关键信息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。微课制作要符合线上学习特点,避免出现“一张PPT从头念到尾”的现象,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来引领学习进程。加强体系建设,对每个学科的核心知识进行重点开发,形成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匹配的微课模块。

二是专题资源包,围绕某个教学主题,提供配套学习资源,包括教学案例、背景资料、参考素材、反馈练习、拓展材料等,支撑学生的完整学习过程。毕竟微课的作用是有限的,微课制作得越好,学生的后续学习需求可能就越强烈。利用专题资源包,可以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。三是导学案,围绕教材和数字资源,精心设计学习路径,注重思维和学法引导,以递进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。导学案不是练习册,更像是在知识地图上留下了若干学习线索,学生根据线索自己去探寻答案,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。

必须说明的是,数字资源不能都是教师开发,要充分的利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、网络开放课程资源以及居家学习时期的资源积累,适度引入市场机制,加强校内外协同,汇聚形成一整套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。

课中:大单元教学设计

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,大单元教学在课堂效益上具有明显优势,它倡导以大概念为核心进行单元任务设计,打破按教材章节进行教学的陈规,突出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,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。正如布鲁纳所说:“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,务必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。”这种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及其之间的联系。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,就可以将其作为认识其他问题的工具,从而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。

大单元教学设计包括五个环节:

一是提取大概念,通过集体备课,考察各知识点的本质联系,把大概念从学科知识体系中提取出来。

二是组建单元主题,在大概念的统领下,打破教材编排顺序,采取删减、融合、增补等方式重组课程内容,形成单元教学主题。

三是明确教学目标,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,制定本单元教学需要达成的整体目标,并对整体目标进行分解,形成课时目标。

四是设计学习任务群,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,设计真实任务情境和序列化的探究活动。

五是研制评价工具,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,设计单元作业、练习测试、学习量规、观察量表、作品分析表等评价工具。

同时,利用网络拓展大单元教学的边界,加强线上线下学习的双向联动,充分的利用数字资源,开展网络探究学习,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。

大单元教学在具体实施中有三个策略:

一是弹性课时安排,根据学科特征和课型内容,改变40或45分钟的固定课时安排,灵活设置长短课、大小课和阶段性课时,更好地适应大单元教学的特点。

二是学习方式变革,打破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,把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,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,像工程师一样处理问题,实现更深层次的学习。

三是跨班级共享教师,组建教师团队,加强协同配合,教师通过你自己的优势和特长,自选教学模块,形成特色教学经验,轮流到各个班级进行授课。于是,一门学科有不同的教师来讲,主讲教师相对固定,辅讲教师可以跨班级流动,既减轻了教师负担,也保证了大单元教学的质量。

课后:分层次教学指导

随着混合式教学的开展,快节奏的教学进度、全流程的线上自主学习、挑战性的大单元教学设计,很可能会带来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: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如鱼得水,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;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则会陷入迷惑困顿之中,不仅完不成学习任务,学习信心也会受到打击。加强分层指导、把差异变成教育资源,是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关键。教师能够准确的通过学情分析,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,开展“线下异质分组”和“线上同质分组”,为学生提供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教学指导。

所谓“线下异质分组”,就是在线下的大单元教学中,将班级内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,全班设若干个小组,常态化开展小组合作学习,并进行组间竞争。每组设一名“小先生”(从学优生中选拔,确定后相对固定),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,并对组内的学困生进行重点帮扶。

所谓“线上同质分组”,就是在线上自主学习中,最大限度地细化学生层次,将同样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,跨班级组建小组,小组内的学生不一定来自同一班级,由年级组和学科组共同制定分层指导方案。这样做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线上学习的优势,打破班级的界限,跨班级调配资源、定制方案、提供支持,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。

学生的层次划分不能仅仅依靠学习成绩,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、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,注重非智力因素对小组合作的影响。层次划分不是固定的,而是动态发展的,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阶段性调整,做到有进有出、有上有下,持续优化小组的组织结构。层次划分要充分尊重学生,在同一条件下,由学生自主选择小组,调动学生的主动性,尽量减少分层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负担。同时,在分层指导中,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,也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,引导学生学会学习,帮助他们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

总之,体系化资源开发、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分层次教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,三者之间形成合力,才能使混合式教学真正落地

课前学习注重基础,学生利用数字资源开展线上自主学习,自己安排学习进度,全面夯实基础知识。

课中教学强化能力,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,创设富有挑战的任务情境,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,不断的提高认知能力。

课后指导补齐短板,通过分层次教学指导,有效弥补学习短板。这种混合式教学充分的利用线上线下的差别优势,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异化教学,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复课复学提供了解决方案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
转载自:中国教科院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相关阅读
推荐排行
热点阅读